A-A+

妖言水浒01:林冲篇(二)

博客主机

18

“去你妈的!”

这时,忽然旁边飞来一拳,把高衙内打得满嘴是血,栽倒在地上。

林冲慌忙叫道:“鲁大哥!打不得!”

然而他回头一看,愣了:打人的不是鲁智深,而是自己老婆。

“老娘起早贪黑赚点钱容易吗,你丫的来看了半天不买东西不说,还他妈动手动脚,你丫耽误我挣多少钱啊——我操你大爷的……”

林夫人大骂着朝高衙内就是一顿猛踹。

高衙内挨了好几脚才挣扎着站起来,绕着林冲转圈躲避瘟神一样的林夫人。

“林……林教头,你……你……可得救救我啊……”

林冲想劝住自己老婆,可惜没有成功,还跟着挨了几拳。

林夫人家可是世代将门,再加上她好几年气不顺,这时候战斗力非同小可。

林冲看着眼前这个头发纷乱的悍妇,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以前认识的那个女孩。

很多年前的一天,正在周侗家练功的林冲忽然发现,院子里有个陌生的女孩正好奇的盯着自己。

林冲有点不好意思,就冲她笑了笑。

那女孩很害羞,轻咬着嘴唇也对他微微一笑,转身跑了。

就在那一刻,林冲认定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子。

这时师父从屋里出来,对着一个大胡子唱喏(行礼)道:“张兄,此番回京,多多保重!”

几天后,林冲才打听出来,这个姓张的就是那个女孩的父亲,是个禁军教头,今天来看望老相识周侗。

那个女孩就是现在的林夫人。

几年过去,林冲被东京武学录取,到了东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听张教头家住在哪。

“兄弟路子够野的啊,还没开学就要去送礼——不过,姓张的不管考核,你省省吧。”

旁边的床铺上,一个光着上身的的家伙油腔滑调地说。

林冲有点不好意思:连宿舍兄弟的名字都没问,就要去找女人,这不是君子所为。

“兄台,在下林冲,山东人士……”

“跟你开玩笑呢,”那人跳下床,给林冲唱了个喏,“在下陆谦,东京人士。”

水浒传上说,陆谦和林冲“自幼相交”。

这个说法我在林冲的自述材料上没有找到的相应的证据。

不过没办法,梁山上的人都知道,在林冲面前有两个人的名字不能提,一个是他老婆,一个是陆谦。

因此在林冲掌权的那一阵子没人敢问,等他失势了,又没人屑于问他们仨的关系。

于是陆谦就成了施大爷笔下一个脸谱化的混蛋。

其实在林冲眼里,陆谦曾是他唯一的朋友。

甚至自己的老婆都是陆谦帮着找的。

有了陆谦这个本地人的帮助,林冲顺利找到了张教头家的全体成员。

“姓张的在武备科,妈的肯定黑了不少钱……他外甥在那个摊子上卖炊饼,他弟弟在那个酒楼当大厨,他小舅子在那个……我操这孙子够狠的,连家里人都不照顾……”

在御街旁的一家饭馆里,陆谦遥指着几个人给林冲介绍。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我们家老爷子也是禁军教头。”

“你到底找他家谁啊?”陆谦问。

林冲吭哧了半天,终于承认了:“她女儿我在家乡见过……”

陆谦听后笑了半天,“哥们儿你真行啊,千里追鸡啊。”

笑完后,陆谦严肃起来:“想好了啊,教头家的女人,你要是上完了就甩,那麻烦着呢……”

“我林冲是那种人吗……”

“操,跟我你还装什么……”陆谦忽然盯着门外说了一句,“那个就是他女儿。”

那天是庙会,东京人家的女眷都来街上逛街。

林冲看到一个穿着鹅黄色长裙的少女婀娜走过。

他觉得心跳加速,喉咙干渴,却没有胆量多盯一秒钟,看看她现在是什么模样。

“哥们儿!等什么呢?快上啊!”陆谦见林冲没有动作,比他还急。

“别急,再说……她早就把我忘了……”

“没事,兄弟我帮你。我先上,然后你英雄救美!”陆谦说完,就不顾林冲的阻拦窜了出去。

陆谦张开双臂,拦在那个女孩前面,说道:“呔!此路是我开……不是……我乃东京花花太岁陆大枪!小娘子有没有兴趣跟我回家,练练枪法?”

林冲一听这台词就有撞死的冲动——太无耻了。

他准备立刻上去把陆谦打倒,然后护送张小姐离开。

不料张小姐的反应有点出乎意料:“行啊。”

林冲差点真的撞死。

幸好她又说:“来,脱了给姐亮亮。”

这下陆谦也傻了。

“怎么?不敢脱?依我看,就你这德性,也就一根枪缨子吧?”

面对围上来看热闹的数百群众,陆谦用眼神乞求林冲:快来打我!

林冲终于鼓足勇气,冲上去一拳打倒陆谦,然后转身说道:“张……小姐,不要惊慌。在下林冲,已经制服了这个狂徒。”

那时候林冲并没有想到,以后这个女孩会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陆谦也没想到。

因此后来三人一起吃饭,他多次受到林夫人的嘲笑:“陆大枪!今儿个没去御街劫道啊?”

“嫂子你饶了我吧……”

“不行!第一次见面就想出这么损的招,你就不是好人。”

“嫂子不能这么说话啊——这都是林哥指使的啊!林冲你赶紧给我摘清楚了,你不能过河拆桥啊……”

“嘿!还想无赖我老公啊?”

“不是,嫂子……”

“嫂子……”

“嫂子!嫂子!别打了嫂子!”*

林冲回过神来的时候,鲁智深已经带着十几个流氓把林夫人拉开了。

高衙内兔子一样跑了。

鲁智深抹了把汗,对林冲说:“哥们儿,你说你有这么个媳妇,还找我干吗?妈的你就是一分贷款都不还,我也不敢去收你们家房子啊!”

  *宋代兄弟之妻皆可称嫂

19

那天晚上,林冲夫妇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家。

林夫人在高衙内身上发泄了一顿,内分泌平衡了不少,心情舒畅。

林冲也很高兴:按揭的问题解决了。

至于打了高衙内,那是自己老婆动的手,完全占理。

你高衙内再不要脸,也不至于去问自己老爹:我调戏妇女被妇女殴打,算不算工伤?

事实证明他太高估高家的道德水平了。

不过接下来两人又犯愁了:那五十贯到哪儿找去?

“找陆谦借吧。”林夫人提议。

林冲摇了摇头。

“怕什么,你们不是哥们儿吗,他又不缺钱……”

“老找人家不好……”

“人家陆谦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倒是你,是不是有点别扭了?你们好久没聚了吧?”

关于这个问题,林冲早些年也在纳闷:我到底为什么疏远了陆谦?

他这人是有点爱巴结领导,但背地里他也没少骂领导。

他是有钱,但是他是我哥们儿啊,我不至于嫉妒他的家庭条件吧……

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最近两年,妻子提起陆谦的次数也太多了点吧。

听说陆谦被派到西北前线去了……

听说陆谦立功了……

听说陆谦回来了……

听说陆谦被提升了……

听说陆谦又买房子了……

林冲一开始并不介意,但越往后他就越感觉不是滋味,看陆谦也就越发不顺眼。

其实陆谦跟当年在学校里相比变化不大。

他依然挥金如土。

他依然每个季度换一个姑娘。

他依然跟各级领导谈笑风生,游刃有余。

“我是在妒忌他吗?”想到这里,林冲觉得自己很可怕。

然而随着陆谦嘴里自己的传奇故事越来越多,林夫人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崇拜,林冲也顾不上这是什么情绪了。

林冲相信,妻子已经对自己感到厌倦了。

想当年恋爱的时候,哪怕他说月亮是三角的她也深信不疑,然而现在,她看自己的眼神跟都教头也差不多。

奇怪的是林冲自己都对此表示理解。

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混得实在很失败,尤其是跟林夫人的期望值比起来。

林冲的丈人老张教头对军队的狂热非同一般。

第一次去她们家的时候,林冲被吓了一跳:那客厅布置得就像个土匪窝,虎皮方凳,炭火暖盆,墙上还挂着十八般兵器,就差个“杀富济贫”的匾了。

张教头还对女儿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结婚那天,他跟林冲说:算你小子走运。不是我自夸,小女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招之能来,来之能战……

林冲知道老丈人没有吹牛。

林夫人的功夫不用说,思想境界也很高。

他俩谈恋爱的时候,边境上一有风吹草动她就兴奋无比,鼓励林冲写血书上前线,争取建功立业,但林冲一次也没去成。

不过林冲也不是对自己的老婆完全表示理解。

比如说,她这么聪明的人居然爱听陆谦吹那些牛皮——你难道听不出来那些事都是瞎说?

林冲看着那张依然美丽的脸庞,心想:我到底还认不认识你?

很多年以后,林冲终于明白了妻子的在陆谦身上寻找的是什么。

结婚之后,林夫人已经觉悟,原来血染沙场、踏破楼兰的情节只存在于评书中,真实的军人生活是上班点卯,喝茶靠点。

然而在陆谦的讲述中,她却能再次重温那些吃着糖果陪父亲听说书人讲薛仁贵、讲罗成的日子。

那时候,她心里只有对未来的憧憬,不像现在,只存着东京几个菜市场大减价的日期。

那时候,她还能时常买衣服首饰化妆品,拿着零花钱去玩玩关扑*,用不着为了省钱顿顿吃汤饼(面条)。

那时候,庙会上她可以跟闺蜜一起一逛一整天,谈谈私房话,偷窥帅哥,不用守着小摊,防贼防流氓。

那时候她还有很多兴趣和梦想,不像现在,除了省钱对什么话题都不感兴趣……

可惜当林冲理解这些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一种类似套圈送玩具的赌博游戏,在宋代相当流行。)

20

“咱爹又托人捎信了,”林冲想好了,不跟妻子正面冲突,但是,你不让我痛快,我也给你点坏消息。

“你爹又说什么?哪个姑母要做寿?”林夫人表现得毫无兴趣。

“不是——他又催咱们要孩子。”

林冲夫人一下子没词了。

这个问题双方已经无数次磋商,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林冲觉得,要就要吧,反正不至于养不起,再说老人也想抱孙子。

但是林夫人激烈反对。

她认为养孩子不能像养狗一样,给点残羹剩饭就打发了,一定要给孩子准备好物质条件再说。

然而就两人目前的经济体条件而言,攒钱谈何容易。

平心而论,林夫人的主张更有道理。

生活在北宋末年的人都知道,养孩子是一个大工程,艰巨性不亚于再养一个朝廷。

首先东京环境污染严重,新生儿畸形比例越来越高。

即使孩子生下来正常,也保不齐会被熏成血铅超标,吃成大头娃娃,喝成肾结石什么的。

此外还有些来路不明的疯子砍孩子,拐孩子....

林夫人每次想到这里就不寒而栗:这个世道到底怎么了?孩子招谁惹谁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跟他们过不去?

好不容易孩子健康长大,要上学了,麻烦更大。

王安石相公变法以后,大宋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发展,私塾公校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按照经济学常识,一个商品的卖方越多,竞争就会使得价格越来越便宜,这个叫做“看不见的手”。

然而大宋的学费反而越来越贵。

看来还有另一只看不见的大手能捏死一切客观规律。

这天晚上两口子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

林夫人口若悬河,摆事实讲道理。

林冲稳如泰山,以不变应万百年:哪有那么巧?这些事怎么可能都被咱们碰上?

最终林夫人拿出杀手锏:即使一切顺利,那又如何?让孩子像你这样过一辈子?

林冲没法淡定下去了。

“你的意思是让他老人家死了抱孙子这条心?”

“林冲!你想想,咱们每个月有什么剩余?你打算给孩子吃什么穿什么?要是男孩,拿什么给他买房娶妻?你有那本事吗?”

“我没有……我没有……谁有你找谁去!”

博客主机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