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02:杨志篇(四)
梁中书就任后,索超对文官的不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他经常公然叫嚣:扯淡!从来就没听说那个国家能靠唱歌能把仗打赢的!
从这种说话风格可以看出,这人为什么混了十几年依然只是个正牌军(连长)。
同样也不难想象,索超当时过得很郁闷,胡子不刮,头发不理,整天拿眼睛瞪人,一幅愤青的模样。
当他看到梁中书耍手段黑了自己的的徒弟周瑾,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决心要亲手把杨志劈死。
梁中书沉吟了一会儿,拿不定主意。
他倒不是舍不得杨志这个人才,而是怕他被索超劈死,长了这个匹夫的气焰。
杨志当场跪下,说道:在下愿与索大人比武,生死无论!
“三十斤鳞甲一副!”
“虎面铜盔一顶!“
“六尺河间马一匹!”
“丈八烂银枪一支!”
在校场的更衣室里,杨志赤裸上身,闭目养神,平伸双臂,任由那些军汉给他穿衣套甲,备马提枪。
铁甲敷在身上,金属的冰冷令他浑身一颤。
然后,他发现自己止不住地发抖。
倒不是因为他害怕索超,而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多少年来的梦想终于成真了——他终于穿上货真价实的盔甲,还能跨上战马,手持钢枪,像祖先一样在沙场上一展身手。
他抬头注视着那缕从屋顶破洞里倾泻进来的阳光,默默地感谢上苍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
不知什么时候起,他已经泪流满面。
“我X!赶紧去找庄家,改赌索超赢!这货都吓哭了!”身边的军汉一股脑像投注站跑去。
外面传来索超的叫阵声:“贼配军,快来受死!”
杨志拿起头盔,慢慢给自己戴上。
金属辛辣的气味让他的血液开始燃烧,一种激情直冲脑门。
再睁开眼时,野兽一样目光从虎头护额下射了出来。
杨志胸无杂念,提枪上马。
他知道,如果想这辈子不白过,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47
水浒传里说,那天杨志和索超打了个平手。
其实这个说法是山寨内部照顾索超的情绪而编造的。
比武的结果是索超完败。
当时两人厮杀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
索超使斧如泰山压顶,大砍大阖,恨不得把杨志一斧劈作两半。
杨志对祖传杨家枪烂熟于心,一条枪使得神出鬼没。
忽然,杨志拍马便走,索超以为他怕了,策马急追。
索超没有看到,杨志眼里露出的不是惊慌,而是杀气——他其实是要施展回马枪的绝技。
然而就在杨志勒马出枪前一秒,身后传来扑通一声。
索超的马忽然前腿一软,一头栽到在地上,把他掀出去好几米,生死不知。
校监宣布杨志获胜。
关于索超为什么从马上摔下来,还有值得说明的地方。
索超极力主张采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因此他自己也随时随地想办法来改进装备。
首先他注意到辽国人的兵器都很重,认为这点值得学习,因为重了有杀伤力。
所以他设计的这柄宣花大斧足有八十多斤重。
后来他又参考了扶桑人的一些做法,在斧刃里加装了一些弹簧刀、机关箭之类的暗器,遇到外力就会射出来。
总之,索超花了很多心血,终于把这柄大斧改造成了一把瑞士军刀。
今天由于他瞧不起杨志,把机关都封住了,所以后者才没在第一招被他打死。
最近,他还从突厥人那里打听到一些西边的军备情报,让人按进口图纸打造了一身白铁甲,穿上以后威风凛凛,刀枪不入,活像台锅炉。
但是有得必有失,这身装备加上武器配件配齐了足有三百多斤,不但索超自己坚持不了一个时辰,马驮着跑上几百米腿也直打哆嗦。
这个问题索超也注意到了,他好几次想派人去云南抓头野象回来当坐骑,但此时还没抓到。
不过水浒传上对梁中书的反应倒是没有写错:他把杨志和索超同时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提拔杨志是因为觉得这人可用,提拔索超则是因为他以为索超落马是在向自己服软。
水浒传上还说,梁中书从此对杨志十分爱惜,让他亲随左右,甚至允许他到自己府上住着。
跟这些相比,杨志得到的实际职务更是令人羡慕——他成了梁中书的车夫。
众所周知,领导身边有四种人,关系硬度堪比金刚石:秘书、司机、二奶,小舅子。
因此这些人被称为四大金刚。
杨志得到这样的美差,在大名府炙手可热,连军头李成、闻达见了面都对他礼遇有加。
然而杨志却十分冷静。
他知道这只不过是梁中书对自己的进一步考查。
杨志的猜想并没有错,梁中书再蠢也不会把生辰纲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来路不明的人。
虽说用当司机的方式来考察一个陌生人有些冒险,但是跟十万贯财宝和自己仕途比起来,梁中书觉得冒点险也值得。
更何况当时春暖花开,跟女下属驾车去野外办公的时节又到了。
他的确急需一名司机。
48
前面说过,梁中书因为入赘蔡家,得到了不少好处。
但凡事都有两面,这件事的坏处就是他想玩女人的话,只能像超生游击队一样享受床笫之欢,不敢开房,不敢金屋藏娇。
因为假如被老婆发现,岳父真要铁下心来整他,易如反掌。
梁中书浸淫此道十几年,经验无比丰富。
首先他知道,跟播种一样,这种事讲究节气,因此只在春秋天进行。
以前经常有不长脑子的人在冬天跟女下属出去谈心,结果得了肺炎;或者三伏里在捂得严严实实的马车车厢里动作过大,导致中暑,甚至还出过人命。
一想到那些跟女人赤身裸体死在一起的傻子,梁中书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爽完了把腿一蹬,倒是什么都不用操心了,老子还要绞尽脑汁把你丫的死解释成“因公牺牲”,费多大劲!
梁中书的经验还表现在,他搞这种娱乐活动时总是带着第三个人。
倒不是说他有3P的癖好,而是一辆马车停在闹市中原地一晃一晃地很容易被人围观;
在野外又不太安全,带上车夫还能当保镖使。
出于以上的顾虑,梁中书选司机时一向强调,必须嘴严,可靠,还不能有任何官场背景。
杨志自然成了上佳人选。
杨志顺利通过了考查关。
按理说大院出身的人一般不擅长溜须拍马,但杨志例外。
虽说手段有点生硬,但忠诚之心一览无余。
梁中书在车里忙活时经常听到他惊雷般的怒吼:
“谁?干什么的?!”
有几次吓得他差点阳痿。
有时候梁中书办完了事还会去吃宵夜。
“小杨,坐下一起吃吧。”
这其实是个问句。
是人就能听出领导的意思是“你去厨房等着吧”。
但杨志愣是听不出来。
他不但大咧咧地坐下就吃,还拿出当年在麟州灌乡镇干部的劲头,把梁中书喝趴下好几次。
尽管有这些不快,梁中书也看出,这人的忠心是不须怀疑的。
另外也不用担心杨志会跟其他方面的领导走得太近。
他在比武的时候已经把大名府全体军官都得罪了。
后来他几次陪同梁中书参加宴会,把又把这些人得罪了一个彻底。
杨志当司机时间不长,但架子却摆得很到位。
他已经把自己和领导的荣辱联系在一起,觉得自己是给一把手开车,理应是司机圈里的一把手,因此在司机席上颐指气使,目中无人,人人在背后痛骂他小人得志。
综合了以上信息,梁中书终于安下心来:此人可以用了。
49
这个决定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都监李成就站出来说,杨志此人有过前科,一下子让他负责十万贯巨款的押运,恐怕不大妥当。
梁中书对属下的异议并不介意——他喜欢李成这个武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人总是能够及时站出来衬托自己的智慧。
梁中书手捻长须,说道:我知道此人贪财。但我更看重他的野心。
我给他许诺的一切,他不会看不明白,更不会分不清轻重。
这话李成没听明白。
但杨志当晚就明白了。
这天梁中书跟他说,你不用在我这住了,我赐给你一座宅院。
杨志去了,发现这院子占地甚广,金碧辉煌,门口还有军士站岗。
屋内雕梁画栋,极尽奢华,连抽屉把手都是银的。
“相公钧旨,请杨提辖在此安歇,筹划生辰纲押运。”
杨志在家闭门谢客期间,经常在后院走来走去,看上去心神不宁。
有一天看门的军士来报,说有一群叫花子自称是大人老家的亲戚,大人见不见?
杨志说,快请。
不一会儿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被领了进来。
杨志屏退左右,当场跪下磕了几个响头:各位尊长,你们终于来了。
这些人的确是杨志老家的亲戚,但要说明白是什么亲戚却很难。
因为他们都是些表哥的丈人、三姑的小舅子的叔叔、亲家表姨夫的大伯哥之类的东西。
“慕容老姐姐收到你的飞鸽传书,亲自挑了我们这些人,说能帮把手。”
“慕容老祖是……是什么时候……”杨志声音嘶哑地问道。
“老姐姐是上个月初八……正安排着这事,忽然就没了……”
尽管早就收到了口信,但亲耳听说之后,杨志还是大受打击,在太师椅上呆坐了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