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转载】汶川十年:解开这部被禁六年的512地震纪录片——《1428》

2018年05月13日 网文转载 暂无评论
博客主机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3F0rMtiTRPlduFCi6H3Vdg

 

来源:知影    ID:zhiying2048

"

看《1428》之前是准备了心情的,毕竟是一部关于川震的纪录片,那场灾难的任何细节都足以令人沉重。然从影院出来的那一刻,预备的心情悬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收拾。和我之前看到的关于5.12地震的纪录片、新闻影像不同,这部影片更像是摄影机自己完成的作品,不凸显,不干涉,不评判,只是呈现。

——影评内容整理自英国《金融时报》

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杜婷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个无法被遗忘的时间。那一刻,地动山摇,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汶之伤,国之痛。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

十年间,随着灾后救援、修复、重建的逐渐结束,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褪去。那些一个个死里逃生的灾民的生活也逐渐归于平静,这期间面对灾难,面对失去,面对死亡,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建起自己的心墙,建起自己的屋墙,建起自己的生活这些鲜少被人提及却最为值得关注的部分,或许我们可以从纪录片《1428》中寻找到答案。

《1428》

纪录片《1428》片名来自于汶川地震发生的14点28分,就聚焦汶川大地震后灾民的生活,真实真诚而不煽情,曾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汶川大地震后,留下约480万人无家可归,这个数字实际上可能高达1100万。2008年11月6日,中国政府宣布,将斥资一万亿元(约1465 亿美元)在未来三年内重建灾区。

导演杜海滨在汶川发生地震后赶赴灾区,感受到灾难的悲痛,也目睹了诸多荒诞场景。

希望纪录下一些场景和事件,于是有了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现实,是一个影像工作者的职责。

他这样说到。

于是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这部电影。

影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地震后10天和地震后210天。

第一部分:地震后10天

一群灾民被武警官兵阻断在马路上,原来是领导来灾区视察,把道路戒严了。

领导亲切的慰问了参与抗震救灾的共产党员,了解了一些恢复生产的一些措施,并亲切的问询了一些灾民的生活。

简陋的地锅子里,竟然还煮着肉,并脱口而出的感谢领导和政府,为灾区百姓所作出的工作。

而那边被阻断在路的灾民真的只能等到天黑才往回赶路。

这位穿红衣服的老汉,地震中失去三位亲人:儿子、儿媳、孙子,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他还要回到家里卖了自己养的猪。

非常无奈,灾难过后,收猪的人像是趁火打劫,用低廉的价格把猪收走,因为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老汉还是不得不把猪卖了。

这个光着膀子的工人指责地震时,老板没有及时通知家人,他认为是老板的责任,实质上他是为了能让老板赔上一笔钱,可是老板也基本上破产了。

灾难之下也是乱象丛生,有辛苦砸钢筋卖钱的村民,也有肆意偷盗的灾民,警察面对这样的事情也无暇顾及,因为他们正在忙着救灾。

更有不少灾民的房子还是完好无损,但是按照政府的安排,也被推捯,说是要统一安排,但是能够住上新的房子也是遥遥无期。

而在北川中学,一家人在学生宿舍寻找儿子的遗物,父亲看到后失声痛哭。

而在废墟之下,还能听到一条狗的叫声,狗的主人也很无能为力,也只能祈求上苍,听天由命!

灾难面前,人的心理就显得十分脆弱,即使已经震碎的庙宇,依然香火兴旺,人民的精神还是寄托在菩萨,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也只能这样才能抚慰自己的心灵了。

可是也有的人却截然相反,从此之后就更不相信菩萨,那是因为菩萨连自己的庙都保护不了,更别提守护老百姓了。

第二部分:地震后210天

四川的这个严酷隆冬,村民正在准备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重建计划和救灾资金落实中的问题,让流浪汉和他的亲人颇为不满。

房屋补助的政策让人无奈,虽说政府补助一万九,但是还需要贷款至少六七万,因为国家要求,你的房子必须楼房四角勾住,能够抵御八级地震,经过检测才能拿到国家补助,可是一家人还要吃饭和生活,哪里有那么多钱用来盖这么好的房子!

更有在路边搭建的帐篷也被要求拆掉,因为温总理说了不让灾民住帐篷过冬,总理的本意是为了让百姓能够温暖的过冬。

可是到了下面就开始变了味,为了迎接中央领导的检查,完成所谓的任务,基层的官员不仔细体察灾民所面临的困难,要求清理干净住在帐篷里的村民,被迫无奈的居民只能外面租房子。

当国家领导人将要到来之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马路上就行大张旗鼓的打扫,更是把一些路边原来能住的民房推倒,统一搭成板房。

新建的小学由于是豆腐渣工程,砸死了不少小孩子,基层官员怕家属去向中央领导人告状,用去散心的理由,把家属都弄到了山里去了。

即使中央领导领导人的到来,显然每个人都将在冬天到来前住进新安置房的诺言还没法完全兑现简。置房区,质量低劣的变压器造成停电,中断了大家的晚餐。

在春晚的舞台上,北川县的县长经大中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因为汶川地震时,他说过一句领导留下,让孩子们先走。

看到这里,村民随口的一句“狗日的”,细思极恐,可见这样的县长并没有受到真正的北川村民的认同。

影片的最后新年的早晨,俯瞰北川-受灾最为严重的县城:游客们络绎不绝地到来,不时与兜售最悲惨场景DVD光盘、纪念相册的摊贩讨价还价。

在7万人顷刻丧生的废墟前带着观光意味拍照留念,成为人们观光的景点,这段伤痛慢慢的走进了历史,并成为一种百姓牟利的一种形式。

影片通过一些琐碎的真实生活影像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和立体的北川灾后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不仅仅是媒体上更多的歌功颂德。

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有些对救灾款挪用的猜疑,有些对资源分配的不公,有些对生活的无奈,年轻人说地震后整个观念就不再攒钱了,当然也一对新人的新婚代表着希望,更有对国家抗震救灾的感恩。

《1428》中反复出现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他叫杨斌斌,少年时一次挨打的经历让他变成了疯子,他时常注视着镜头,只是看,没有言语,没有表情,如同他看震后的家乡一样,不快乐,不悲伤。

影片的视角某种程度上就像是杨斌斌的视角,也如同上帝视角,更加克制和客观,不卑不亢,真实的记录大灾之后人民的生存状态。

今天就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日子,我希望从这部影片中我们能够真正的去感受去体会灾难过后的那种无声的缄默和生命不息,强者自强的精神。最后送上导演杜海滨写于拍摄完成后的话,希望大家共勉。

“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的8.0级特大地震,让接近十万个鲜活的生命突然中断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不计其数的建筑、桥梁、公路瞬间化为了废墟。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带着悲悯和善良的爱心,为这些无辜的生命感到惋惜,并纷纷伸出援助帮助那些还处在灾难中的人们。毕竟,帮助遭遇灾难的人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是出于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

同时,灾难也成为了一个契机,它试探出深处其中和与之发生关联的每一个人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些行为和动机是我们在日常的状态下,在平凡普通的日子里,熟视无睹的,在特殊的事件中它被无形的放大在我们的面前。灾难是一个特殊的背景,在这个不同寻常的背景下,人性的光明和阴暗被凸显的一览无遗。

在余震不断摇摇欲坠的废墟上,由各种原因导致随时上演的荒诞景象,也愈发让人深省。这些是我不愿看到的现实,但我无法回避,纪录是唯一的方法。

毁坏的土地上终究会有种子发出新芽,倒塌的家园可以重新修建,故去的人们也会有新的生命来替代,但如果我们没有勇气直面我们的内心,反思我们的过去,约束既有的行为,我们的局限还将导致新的灾难。

拍下此片,祭奠遇难的人。”

——杜海滨

博客主机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