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02:杨志篇(三)
33
杨志不完全相信牛二,除了世界观根深蒂固之外,牛二本人的可信度看起来也成问题。
他发现这人精神状态不是很稳定,激动起来大喊大叫,说话颠三倒四。
比方说,牛二是这样描述自己是怎么家破人亡的:
“我半夜闭着眼一看,屋外头伸手不见五指,全是火把。
接着就有人砸门,我说,窗户不能开!
冲进来几十个人,揪住我就打。
我奶奶赶紧求饶:别打我哥!
结果有人抬腿就给了我嫂子一拳:滚!……”
牛二清醒过来之后告诉杨志,这是第五次被抓回去之后,脑袋挨了几棍子落下的毛病。
杨志去拦驾是在几天以后。
这几天里他过得相当消沉。
他不想跟牛二混在一起,但是又无处可去,不得不跟着他用耍无赖的本事弄了间不要钱的客房过夜。
他想去接着排队,却发现自己依然无处可去。
理检院门口的人群已经无影无踪,只剩下墙上的一条标语:减少出行,为辽国使者让出畅通大道。
那天正值某位先皇的阴寿,皇帝要去陈桥显烈观祭拜。
杨志跟牛二挤在街边的人群里,等待着皇帝御驾的到来。
他们看到无数的仪仗,车马经过,无数的禁军举着旗帜经过,无数的太监护送着一顶顶轿子经过。
杨志激动万分,不停地说:看见了吗,这待遇等我们家平反了,也会有!
最终,皇帝的御车由六匹马拉着飞驰而来,周围是护驾的金甲骑士,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金瓜。
牛二问,你们家平反了是不是这待遇也有啊?
杨志说,你别大逆不道了。
杨志跪在地上,手心里全是汗。
他很清楚,自己如果状子不被受理,这些金瓜就要招呼自己的脑袋。
“二哥?”他想跟牛二说说话,给自己壮壮胆,结果一回头,却发现牛二已经不见了。
“妈的!”杨志骂了一句,但是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
杨志浑身颤抖。
他想到,这一步迈出去,要么一步登天,要么万劫不复。
一辈子的生死荣辱,就要在下一秒钟决定。
“到时候了!”杨志大喝一声,站起身来,双手持刀一个箭步跳了出去。
34
高俅听说前面抓住个刺客,非常重视,本想亲自审问,结果刚下车手下就报告说是个京控的。
他很不高兴,心想虽说太祖的确订过这么个制度,允许三院不接受的京控人员拦驾上书。
但那是一百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还真有人拿着当真?
太祖那时候,官家出行坐轿子,没办法让你逮住一回也就算了,现在都乘马车,时速70多码,你难道看不出这是告诉你“老子不停,拦驾后果自负”吗?
再说你们草民能有什么大事?说破天不就一条烂命吗?皇帝车队让你们说拦就拦,皇家颜面何在?
真是不识大体!
高俅怒气冲冲的拿过状纸,看了几句,忽然踌躇起来。
这是杨家之后?西军的?
他忽然有了另一套想法:我在军队里没有什么将门铁杆,要是能把杨家收入帐下……
于是他决定去跟徽宗商量一下。
高俅来到徽宗的御车前,却被童贯拦住:小高,什么事啊?
那时候西军的事务一向是由童贯直接负责的。
高俅很讨厌这孙子,但是又招惹不起,只好如是说:有个拦驾告状的,好象是西军杨家之后。我想官家爱才,是不是……
“哦?折克行这孙子派人来京控闹饷?亏他想得出!”
童贯脸色铁青,一把抢过状纸。
看了两行,他嘿嘿笑了起来:小高啊,这个问题就没必要麻烦官家了吧?
他捋了捋下巴上残留的几根胡子,低声说,西军的内部问题,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处理吧。
原因嘛,你也知道:西夏不好惹,西军更不好惹。
35
要说清西夏的问题,就必须介绍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
西夏原先跟大宋关系相当好,用太祖的话说,那是“儿子加兄弟”。
我们知道大宋一向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因此想当年太祖在国际上认的这种干儿子一度有十几个。
可惜的是这些国家拿了上亿贯的岁赐之后全部跟大宋闹翻。
其中西夏是最强悍的一个,一度把大宋打得找不着北,甚至还称帝,要跟大宋讨论一下如今谁是儿子谁是老子的问题。
好在西夏是个小国,大宋表现得更负责任一点,他们就好像叫花子见了宝贝,欢天喜地地表示不再打仗了。
然而近几年这些个孙子又表示大宋还是不够负责任,因此双方经常在边境上有点摩擦。
这些事高俅当然知道——他相当于国防部长嘛——但是又有点不甚了了。
原因以前也说过,真正掌握兵权的是枢密使童贯,而此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又千变万化。
在朝报上他总是说,我大宋军队何其强大,想当年以疲惫之师面对天下第一的辽军尚能取得澶渊大捷,逼迫其签订城下之盟,西夏这样的蕞尔小夷更是不足挂齿,不用出动禁军,只要西军出马就能灭掉。
跟徽宗汇报时他说,西夏战斗力强劲,西军独立应付虽然有余,但要取得全胜,还需朝廷拨款。
在兵部内部会议上,他说的又是另一套:大家都清楚,现在大宋还能打仗的军队也就西军一支了,所以不管西夏如何挑衅,别他妈去给我惹麻烦。
而高俅通过自己的耳目还听说童贯私下曾多次抱怨:
这些党项瘪三真他妈脑子有病——你们要的那些地不是早就自己占领了吗?没占领的你想要你开口说啊,说了我们抽时间改改地图,肯定主动让给你们,还有什么可闹的?这时候跟大宋较劲,真不够朋友。
虽说搞不懂童贯到底跟西夏什么关系,但高俅的确明白西军的重要性。
自从神宗决定对夏强硬以来,西军就成了大宋的西部长城,担负着几乎所有的边防任务。
神宗为了保证西军的战斗力,一口气提拔了一百多个将军。
哲宗即位后觉得西军好像有点不听话,于是顺手又提拔了几百个。
徽宗上台后为了让西军更听话,又一下子提拔了一千多个……
总之,在北宋末年,以种家军和折家军为骨干的西军几乎成了独立藩镇,朝廷除了封官拉拢,基本不会招惹他们。
高俅问,西夏的事不是解决了?前几天不是说一起演习了吗?
童贯摇摇头,说,这事没那么简单。你说西夏想要的是土地吗?我看不像。
要土地他直接开口不就是了,咱们又不是小气的人。
我看他们要侵害的是大宋的核心利益!
所以现在绝不可因为一个草民怠慢了西军将士。
高俅问,什么是大宋的核心利益?不就是土地吗?
童贯微笑着摇头:我大宋广有四海,地盘多点少点会影响多大?会有碍国祚传承吗?国库会空虚吗?咱们的俸禄会发不下来吗?不会。
真正关系着大宋国运的,就是海内稳定。
稳定了大宋的财富才能继续积累,我等才能继续为官家效力。
西夏想用边境摩擦来制造矛盾,破环稳定;又派这么个身份不明的人来挑拨朝廷和西军的关系,用心何其歹毒!
这个主意不是那些羌狗能想出来的。他们的背后肯定是辽国。
高俅有点诧异了:又是辽国?这个,小可不明……
“小高你太幼稚!
西夏人笨如猪狗,历来没有创造力,只会亦步亦趋。
你看现在他们国内又是反宋游行,又是殴打穿着宋装女子,又是砸大宋进口瓷器……完全是我们当年反辽玩剩下的嘛……
所以,要说他们能想出这种主意我绝对不信,肯定是辽国在背后唆使——契丹亡我之心不死,从未放弃遏制大宋……
童贯望着天空陷入了沉思,目光明亮而深邃。
高俅等了半晌,不得不咳嗽了几声,提醒童贯:这个人怎么处理呢?
童贯说,太祖遗制,状纸虚言不实者,杖毙!
36
杨志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间黑屋子里,四周伸手不见五指。
他感觉头疼欲裂,用手一摸,脑袋上全是血。
他努力回忆了半天,终于想起自己拦驾之后的事:
高俅亲自来接见,然而没说几句话,就认定是诬告,要把自己当场杖毙。
打了几棍子,忽然来了几个身穿黑衫白裤的人——这就是人称“熊猫”的京城巡卒。
他们跟高俅耳语几句,然后就亲自拿着棍子把自己一棍打晕。
“太祖遗制……太祖遗制……”杨志想起高俅说的话,感觉万念俱灰。
他坐起身,抱头痛哭。
哭完了,杨志开始琢磨自己的处境:“这是什么地方?”
忽然,他打了个冷战:“这是截状的黑监狱——我终于被抓了……”
他终于想起牛二讲过的事情。
一连三天,没有人来搭理他。
杨志水米未进,差点没命。
第四天早上,一道刺眼的亮光把神智不清的杨志晃得睁不开眼。
几个人进来,拖着他就走。
杨志想反抗,却发现自己已经手无缚鸡之力。
杨志被扔在地上,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京控村的出租屋里。
仔细一看才知道不是——这间屋子虽然大小差不多,但是里面塞着一百多人,男女混住。
“我在哪里?”杨志迷迷糊糊地问。
“哟,还迷糊着呢。”一个便衣从床铺间伸出头来。
杨志发现这人没穿衣服,他的身下,一个女子正在啜泣。
这人提上裤子,问同事说:熬了几天?
三天。
他嘿嘿笑着蹲在杨志面前,说:想吃东西吗?
杨志点了点头。
还告状吗?
杨志摇了摇头。
“别价啊,别饿几顿就不告了啊。”
其他便衣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