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05:清风寨篇(三)
37
黄信的发言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燕顺一拍桌子:对!老子手下两百人,你再拉来你那五百,咱们七百打五百,我不信就不行!什么小李广,恁地胆小!
花荣依然不说话。
宋江看出了端倪。
黄信说的这些,花荣显然不是没有想过。
他真正过不了的坎不是害怕,而是别的东西。
“老弟,我知道你是个忠臣,可是如今这世道……”
“世道再不好,它还是大宋的天下啊!
三哥,我实话跟你说了吧,不是我不敢打,这仗不能打!
打禁军跟打刘高可不一样!
禁军代表朝廷,打了禁军,就是向大宋宣战!
我们就是叛臣逆子!
我死也不能走到哪一步!”
“你!”燕顺抄起大锤,要跟花荣火并。
宋江赶紧让人把他拉开。
花荣却毫无惧色,依旧侃侃而谈:“三哥,就算咱们打赢了,以天下之大,我们还能往哪里去?
去投奔辽国人吗?
我们就是当汉奸,路都太远!
反正是一个死,我死也要当大宋的鬼!”
“我先让你尝尝当鬼的滋味!”燕顺又怒了。
啪!
一记耳光打在花荣脸上。
花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宋江怒容满面地抓着他的胸襟,双目喷火一般,吼叫起来:
“糊涂!什么大宋!这个朝廷!我知道它烂成了什么样!它值得你死吗?”
“我……我从小就注定要当军人!
军人注定就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
责任高于一切,荣誉高于一切!
我的命算什么?
没了命也不能玷污军人荣誉!
我死也不能背上反贼的污名!”
花荣也失去了理智,揪住宋江,跟他对着吼了起来。
“花知寨,英雄啊!”
一直不敢插嘴的石勇终于忍不住了。
他被花荣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听我说一句。
国家现在对咱不好,我也承认,但是,那是因为有外患!
咱们可不能上当,跟国家闹,便宜了西夏人!”
石勇这个人有个毛病,那就是说话超过三句,必定忘掉自己开口的初衷:
“所以,咱们要团结一致,忍辱负重,万众一心,灭掉西夏!”
38
“哈哈哈!”
燕顺听罢,居然没有一锤砸死石勇,反而大笑起来。
“好!好!我问你,灭掉西夏?然后呢?”
“然后继续,灭了辽国!”
“然后呢?”
“然后……再灭了大理,灭了吐蕃……直到大宋统一天下!
用大宋的铁军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去你妈的!”
燕顺一巴掌把石勇抽得满嘴是血。
“然后呢?然后你见官就不用跪了?
摆摊就不会被赶了?
吃饭就不会中毒了?
见了官二代不用害怕了?
去衙门办事不用送红包了?!
外国人招你惹你了?你非要把人家变成大宋人?!
我告诉你,你就是拉着十万人一起挨板子,你自己屁股还是一样疼!
真他妈贱种!”
大家看着一只不善言辞的燕顺忽然滔滔不绝,都惊呆了。
“什么荣誉就是生命!
你别傻X了!
我告诉你,我当兵十几年,现在家里欠着债,俩孩子全有病,老婆摔断了腿,一家饿得嗷嗷叫!
妈逼的官府还要来催公粮!
我要是死了,或者不搞点钱送回去,一家就得被饿死!
这才是他妈的生命!”
每个人都看见燕顺的肩膀在颤抖。
每个人都听见他在喃喃自语:我不能死……我不能死……
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指出,他哭了。
花荣无言以对。
良久,才小声说:“我知道,我知道……但是!我们军人,生来就是要牺牲一切,维护国家的尊严和……”
燕顺没有让他说完。
他冲着花荣咆哮起来:
“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牺牲?!
为了当兵,我爹娘死都没法回家。
为了当兵,我双腿在高原被冻成了半残废,一打弯就钻心地疼!
我付出这么多,谁记得?
我听话,军队说我是标兵,我犯错,就把我赶走!
我也试过走正道,可是我当兵十几年,什么都不会,只能去给人看停车场。
进进出出那么多人,没有一个拿正眼瞧我!
进进出出那么多人,一半多管我叫傻逼!
维护国家的尊严?
我的尊严呢?!!!”
燕顺说不下去了。
他像个孩子一样,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花荣看着燕顺的背影,忽然想起来一件自己可能是故意忘记的事请。
大概是去年吧,一群西军退下来的伤残老兵由于退伍津贴贬值,衣食无着,上街请愿。
结果被花荣带着人无情打散了。
花荣当时对一个老兵印象非常深刻。
他顶着棍棒的殴打,死也不肯弯腰。
他用缺牙的瘪嘴,一直在冲着自己说些什么,但是内容却怎么也听不清。
现在,如同醍醐灌顶,老兵说得每一个字都在花荣的耳边变得那么清晰。
他说的是:我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花荣走上前去,抱住燕顺,好象是抱住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不知什么时候,他自己也已经泪流满面。
“三哥,咱们打!”
39
清风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上,站着一群表情疑惑的士兵。
花荣面色凝重,一字一顿地进行训话:……总之,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的。
你们自愿决定,是跟着我,还是回家,我决不强留。
黄信也被逼着表态:贪官污吏遍地,国无宁日,望诸君与我清君侧!
士兵们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人有动作。
好久才有个伍长弱弱地问:这就轮到咱们扮演蓝军了?
宋江本来就不赞成这种傻到家的行为。
但是花荣说了,不能骗手下兄弟,否则宁愿自杀。
然而眼看事情要向自己最害怕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士兵们一拥而上,把这群反贼绑了领赏——他不得不进行后备计划。
“好了,既然你们不愿跟着,我们也不会勉强。解散吧……”
十秒钟以后,郑天寿在他的示意下,用尖锐狮鱿捅死一个要走的士兵。
大家全愣了。
片刻,一个都头抹了把汗:闹了半天是玩真的?早说啊,我们一看黄政委在也发话,还以为是政审呢。
军官一发话,士兵们也开始表达意见:
——花知寨你终于想通了!
——妈的狗东西,平时拿咱们不当人,每个月军饷都发不齐,跟他们干!
——老子回家一趟,还被收地的王八蛋打了一顿……
——花队只有你待我们不错,你说打谁咱就打谁!
最后,平时的政治可靠分子们把这次动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水平:
——太祖皇帝说过,陈桥起义的经验千头万绪,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造反有理!
——跟着黄、花将军打天下,完事了一人一个黄花闺女!
——咱们反了!
40
官道上,一支军队逶迤而行,兵甲齐整,旌旗招展。
中军打起一杆丈二认旗,上书“驻泊都总管青州团练使秦”。(团练使是虚职,相当于三八红旗手,政协委员之类的荣誉称号)
认旗之下,一个虬髯大汉身着重甲,威风凛凛地坐在一匹黑色骏马之上,不怒自威。
他自然就是带兵来戡乱的秦明。
起初,秦明接到黄信的求救短信,吓了一跳。
但是很快,他反而高兴起来。
作为一个少壮派,他平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仗打。
现在有区区几百名乌合之众居然要造反,简直是完美的练兵机会。
他决定把这次剿匪行动作为一次演习,使军队各个阶层得到锻炼。
高级军官不负众望,首先交上一张完美的考卷。
得到命令后不到一个时辰,五百名披挂整齐的精兵就在校场集结完毕。
秦明看着华丽的军容,踌躇满志。
“大人,五百人少点了吧?”一个幕僚提醒道。
“少?哈哈,笑话。”秦明不以为然,“我们是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打地方毛贼,以一当十。去五百人已经看得起他了。”
但是私下里,秦明还是问了问三个部将:怎么就这么点人?
——大人明鉴,后勤的孙子……
——这是打仗!平时领装备粮食要红包也就算了,这事上他们也敢造次?!
秦明火了。
由于不是名副其实的戍边部队,秦明享受不到随军转运使的编制,因此想吃饭,必须求青州。
但是大宋的体制下,武官见文官,平白低半头。
人家一个官仓库的头头就跟秦明级别差不多(秦明应该是正五品,弄不好只有从五品)。
因此平日里低声下气,交钱是难免的。
“大人息怒,末将也说明了利害,怎奈……怎奈事发突然,他们也没办法。”
众所周知,在大宋,看仓库的都有点特异功能,不管什么存进去,要么变成别的东西,或者直接变没了。
刘谦站在他们面前,顶多是小学生水平。
部将们发现,仓库已经成了一个空壳,出租给外地民工当宿舍了。
经过再三的恳求威胁,有关人员终于变出了部分库存。
粮食,够五百人吃三天。拿回来抓一把,起码三分之一是糠。
草料,够一百匹马吃两天,过完磅一看,掺了一半石子。
不用问,省下的又卖了。
其实还有件事部将们不敢跟秦明讲。
后勤人员也不是尸位素餐。
比如说,他们平时对武器的有效期十分上心。
经常到军营里来,把整批的兵器盔甲用报废条一贴,然后拉走——听说这些东西玩意儿后来都卖到阿富汗去了。
这导致目前他们的装备只够武装五百人。
说实话,这些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只要秦明亲自去跟慕容知府说一声,不信他敢冒险不给补给。
但是秦明认为,现代战争,兵贵神速。
更何况敌人那么弱,跟活靶子也差不多,应该锻炼一下部队在艰苦条件下作战的能力。
因此,他决定立刻开拨。
“我们要把这一仗,作为以后对辽作战的演习。
没时间搞什么计划,马上从这条路直插过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传我命令,急行军!”
“明白!”
“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