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05:清风寨篇(二)
15
如前所述,花荣平时只有两个日常工作,养猪和打老百姓。
对于第一项,不光花荣恨,他的部下也恨。
证据就是他们经常养着养着就把猪养没了。
有时候,为了确保达标,花荣不得不跟体重超过一百斤的猪同吃同住。
跟猪一样,他住在猪圈里也心烦,经常抄起棍子打那些畜生一顿。
可气的是猪们也不配合一下,不管你下手多很,它顶多哼哼两声,然后继续埋头吃饭。
但是对第二项任务,花荣的部下就跟他不能保持一致了——大兵们可以说是非常喜欢这项运动。
只要老百姓闹事,他们就能进城,吃好的喝好的,逛街游玩。
至于工作本身,是毫无悬念的一件事。
大宋的武装打自己老百姓一直保持全胜。
更何况老百姓也非常配合。
崇宁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一种类似虐待狂与被虐狂的默契关系:只要你不拿真刀真枪朝他招呼,他挨了打还说你是打他是不得已,是仁义之师;
哼哼完这两声,继续埋头吃饭。
总之,那天平暴的工作毫无悬念地完成之后,按照惯例,花荣宣布放假一天。
大兵们一阵欢呼,四下散去。
就连花荣都不想回营地,于是吩咐炊事班把顺手拿来的鸡鸭鱼肉运回营地,自己带着七八个部下在大街上闲逛。
这时候有个亲兵提醒他,是不是要给刘大人写个报告?
花荣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你,马上回去写,晚饭之前给我。
有关花荣和刘高的关系,据我所知是这样的。
宋制,武将必须受文官监督,因此花荣实际上只是个副巡检。
清风寨的正巡检(也就是俗称的知寨)叫刘高。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两人关系不好。
刘高看不起武夫花荣很好理解。
花荣看不起刘高原因就多了。
“这个刘高,妈的空降干部,忽的一下就落在我头上。来了也不好好干,我派警卫兵给他,他不要,非自己招兵,招一个收五十贯好处费;整天带着几个骚娘们驾着军牌车在城里横冲直撞,成何体统?!”
以上这些怨言花荣平时不好说出口,好不容易逮住宋江这么个安全的倾诉对象,几乎每天都要唠叨好几遍。
因此两人的积怨宋江耳熟能详。
有一次,花荣要求刘高发武器搞演习,刘高不批,说怕损毁,你们继续练叠被子就行了;
但是第二天花荣就听黄信说,刘高大摆宴席,席间上百女兵表演剑舞,非常精彩。
再比如说,花荣想提拔手下几个老兵,提干报告送给姓刘的,半年没批;
结果几个营妓赛会上穿着军装唱了几个小曲,第二天就被刘高提拔成副巡检了,跟花荣一个级别。
其实花荣最气不过的,是刘高的年龄。
“这孙子才二十六啊,没上过太学没摸过刀枪,就仗着跟青州慕容家的关系,白身得了这个差遣……想想你我这个岁数的时候……我跟这个无耻小人势不两立!”
花荣每次诉苦都以这些话结尾。
他要是知道这些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就好了。
16
石勇闹事的时候,宋江一直在瓦子里躲着。
平暴结束后,陪伴宋江的小兵怕再出什么事,赶紧雇了辆驴车要回营地。
“快点快点!”
士兵不停地催促车夫。
然而宋江却忽然从飞驰的驴车上跳下来。
他趔趄了几十步才平衡了惯性,然后奋不顾身地往回飞奔数百步,跳到一个女人身前:“哎呀!真巧!这不是刘夫人吗?”
花荣诉苦的时候,宋江也不是干听着。
自打知道刘高的后台是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他就不淡定了。
跟刘高一样,这厮也是莫名其妙从天而降的新星——三十岁之前还在某个县级单位当虞候,转过年头就一跃成为青州知府。
不过那年头这也不是什么奇事。
北宋末年,政治新星像流星雨一样砸了下来——算算时间,广大官二代们正好成年了。
什么三岁半私塾毕业,十四岁参加工作,20岁当上大学士,比比皆是。
这么一比慕容先生还算大器晚成的。
不过慕容知府的背景还有点不同:他的妹妹是当今慕容贵妃。
众所周知,这种人不可小视。
只要皇帝还能硬,他们的后台就能一直硬下去。
因此慕容彦达在山东官场炙手可热。
宋江也知道他。
前几天,家里飞鸽传书,说阎婆惜的事风声过去了,回去不会被追究。
但是过两天又来信说,济州方面通不过,说畏罪潜逃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宋江很心急。
他已经快三十九了。
假如不能尽快恢复公职,过了四十,这辈子也别想再吃皇粮。
于是他开始打刘高这条线的主意。
宋江拦住的,就是那天被王英他们劫持上山的那个女人。
其实骚乱刚结束,宋江就看到了她在街边。
但是考虑到花荣和刘高的关系,他又不好赤裸裸的上去献媚。
于是他三番五次在不远处咳嗽,大声说话,唱“谁不说俺清风山好”之类的小曲。
但是那个蠢女人完全没有反应。
最终,宋江失去了冷静。
他不甘心这辈子一直逃亡下去。
为了东山再起,他决定冒一下险。
至于此举是不是属于背叛花荣,宋江也考虑过。
他觉得两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比如说,刘高招兵收钱,花荣提拔手下也收钱,就是多少有差别;
刘高的人上街开军牌车,花荣的人进城还抢东西呢。
至于女兵的问题,宋江不相信花荣消息这么不灵通——听说李师师人事关系都挂在禁军了,女兵拜将已经成了大宋军队特色。
再说你怎么知道人家没有战斗力?
你一年摸不到枪,人家白天摸了晚上摸,打起来谁厉害还不知道呢……
总之,刘高做得不算过分。
宋江觉得凭自己的官场经验,说不定解决自己问题之余,还能缓和花荣的上下级关系。
结果他干了一件傻事。
17
那女人认出了宋江,也是一愣:“你……”
“正是在下,山上的那个——不过只是小事一桩,不必挂在心上。”
宋江发现,她旁边还挎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胖子,于是连忙施礼:“这一定是刘知寨吧?失敬失敬!在下宋……郓城人士,只不过是路见不平, 决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啊……”
那个男人的表情变得十分尴尬,掏出一副墨镜戴上,严肃声明:这位群众,你认错人了!然后低头就要走。
这时旁边已经有人在指指点点:看,真是刘高!
宋江一听,更加兴奋,三步并作两步的追了上去:“刘知寨,您忙啊?这么危险您夫妇俩还出来指导工作,真是不容易,可得注意身体呀……我有个事啊,您看咱们……”
刘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大叫一声:“来人!拿下!!”
话音刚落,旁边蹦出四五个便衣,把宋江摁在地上捆了个结实。
有关刘高的事,还有必要补充一下。
他能跟慕容家搭上关系,全拜原配所赐。
但是今天陪在他身边的这个女人不是原配,只是个二奶。
两人出来吃顿饭,不幸赶上了爱国游行,被堵在酒楼里;
好不容易脱身,又被宋江缠住。
他心虚得很,生怕被人认出,张扬出去。
但是这个黑子没脸没皮,不依不饶,纠缠不休。
因此发火也是可以理解的。
假如宋江就这么被抓回去,命运一定会很悲惨。
幸亏花荣及时赶到,大喝一声:把人放下!
那几个衙役立刻不敢动了。
一个士兵上去扶起宋江,给他松了绑。
其余的冲上去,揪住那几个便衣就打,一边打一边骂道:“X你妈的嫖娼怎么了?”
“没王法了,我们班长你也敢抓?!”
这时假如刘高一声不吭,事情很可能就这么过去了。
但他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冲花荣喊道:“花荣,你干什么?!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
花荣听这声音耳熟,走上去端详半天,忽然火冒三丈,一脚把刘高踹倒在地:“新警察吧?!就是你们所长也不敢跟我这么说话!”
立刻冲上来几个精壮士卒冲着刘高拳打脚踢。
街上再次乱作一团。
水浒传上说,刘高和花荣是老冤家。
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其实两人的交集实际上不多。
宋制规定,在和平时期,文官不管具体训练,武将也不需要汇报工作。
两者基本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那刘高怎么控制军队呢?
设计制度的人认为很简单:文官管着发放粮草,让你三天不吃饭,不信你还不听话。
但是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比如刘高,认为非常不简单。
因为三天不吃饭,当兵的很可能就反了,第一个死的就是自己。
所以他基本对军队的事不管不问,上任一年多,只见过花荣一次。
刘高以为,见过一次花荣也应该认识自己。
实际上没人知道,那次会面花荣到底看没看清他长什么样。